在合肥“新能源之都”建设的浪潮中,超导材料作为提升新能源装备能效的核心技术,正迎来爆发式需求。然而,与之相悖的是,合肥超导材料技术人才的紧缺现状,已成为制约当地新能源装备产业升级的“瓶颈”。从光伏逆变器核心部件到风电永磁发电机,人才缺口如何填补,不仅关乎企业发展,更影响着合肥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。
合肥某新能源装备企业近期计划升级超导变压器生产线,却因找不到掌握低温超导材料封装技术的工程师,项目停滞近3个月。“我们开出了月薪3万+的待遇,仍难觅合适人才。”企业HR负责人无奈表示。这并非个例,据合肥高新区产业研究院数据,2025年合肥超导材料相关人才缺口超2000人,新能源装备领域高端技术人才供需比达1:8。
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:一是掌握超导材料配方研发的核心技术人才,二是熟悉超导装备工艺优化的工程技术人才,三是兼具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珏佳猎头公司近期服务的5家合肥新能源企业中,有4家明确将超导材料技术人才列为“最高优先级招聘需求”。
人才缺口的形成,源于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。合肥新能源装备产业近3年增速保持在25%以上,超导材料作为“十四五”重点扶持技术,相关企业从2020年的12家增至2025年的47家,但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周期长达4-6年,人才供给远跟不上产业扩张速度。
区域竞争加剧进一步放大缺口。上海、深圳等地纷纷出台超导人才专项政策,合肥虽有“庐州人才计划”加持,但在高端人才配套服务上仍有差距。此外,超导材料技术涉及多学科交叉,既需材料学基础,又要掌握新能源装备应用场景,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难度远高于单一领域。
企业主导的“产学研用”融合,是填补缺口的核心路径。合肥工业大学与本地某超导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将企业实际技术难题转化为研究生课题,近2年已有15名毕业生直接入职企业核心研发团队,实现“培养即就业”。这种“订单式培养”模式,正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。
专业猎头服务成为高端人才匹配的关键抓手。珏佳猎头公司针对合肥超导材料人才稀缺的特点,搭建了覆盖长三角、珠三角的人才数据库,通过技术背景深挖、适配度精准评估,为合肥某风电装备企业成功匹配2名具有海外超导材料研发经验的博士,仅用45天就完成了常规招聘6个月难以达成的目标。
政策层面的精准扶持同样不可或缺。建议合肥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,对超导材料技术人才给予专项购房补贴、子女教育绿色通道,同时设立“产业人才培养基金”,鼓励企业开展内部技能培训。此前合肥经开区推出的“新能源人才专项津贴”,已帮助120名技术人才扎根落户,政策效应显著。
合肥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升级之路,本质上是人才集聚之路。超导材料技术人才的缺口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当企业、高校、猎头机构与政府形成合力,通过“培养+引进+留存”的全链条发力,不仅能填补当前人才缺口,更能为合肥打造“全球新能源标杆城市”筑牢人才根基。珏佳猎头公司也将持续深耕合肥新能源领域,为企业精准匹配核心人才,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咨询热线 15102156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