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向“多元化储能”转型,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、高安全性优势,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新风口。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重镇,合肥已聚集数十家钠离子电池相关企业,但正极材料作为核心技术环节,人才缺口正成为产业升级的“拦路虎”。聚焦这一痛点,珏佳猎头公司推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才专项服务,以精准匹配能力为企业破解招聘困局,成为产业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撑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合肥钠离子电池相关项目投资超300亿元,预计2025年本地产能将突破200GWh。而正极材料直接决定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,占电池成本的40%以上,相关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。“目前国内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才缺口超5万,合肥本地具备3年以上研发经验的人才不足千人。”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协会专家指出,正极材料涉及晶体结构设计、复合工艺优化等核心技术,跨学科人才尤为稀缺。
合肥某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李总深有体会:“为研发磷酸铁钠正极材料,我们在招聘网站挂了3个月,收到的简历要么懂材料不懂电池,要么缺乏中试经验。”这种“专业断层”并非个例,随着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等企业在合肥布局钠离子电池产线,人才争夺已进入“白热化”阶段,普通招聘渠道难以满足企业精准引才需求。
“珏佳猎头公司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,从需求沟通到人才入职仅用22天。”合肥某专注钠离子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HR经理张女士介绍,企业急需一名掌握富锰基正极材料合成技术的研发主管,要求既熟悉固相烧结工艺,又能对接下游电池组装环节。此前企业通过高校招聘、同行推荐等方式尝试了2个月,均未找到合适人选。
接到需求后,珏佳猎头公司专项团队迅速行动:先联合企业技术负责人拆解岗位能力模型,明确“材料合成+工艺放大+成本控制”三大核心需求;再依托自建的新能源人才数据库,筛选出5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,其中2名来自国内顶尖电池材料实验室,1名具备头部企业中试经验。通过视频面试、技术答辩等多轮评估,最终为企业匹配的候选人入职后,仅1个月就主导完成了正极材料配方优化,使电池循环寿命提升15%。
这一成果源于珏佳猎头公司的精准布局:早在2023年就组建钠离子电池人才研究小组,与中南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“产学研”人才合作通道,同时通过行业峰会、技术论坛等渠道积累了2000+高端人才资源,其中正极材料领域人才占比达35%。
针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才“专业性强、流动性低、评估复杂”的特点,珏佳猎头公司推出“三维度”专项服务:在人才寻访端,采用“科研机构挖潜+同行被动寻访+跨领域转化”的组合模式,突破人才信息壁垒;在能力评估端,联合行业专家开发“技术实操+项目复盘+职业稳定性”评估体系,确保人才与岗位高度匹配;在入职保障端,提供3个月的人才融入跟踪服务,协助企业搭建个性化培养体系。
目前,珏佳猎头公司已与合肥6家钠离子电池核心企业达成长期合作,累计成功匹配正极材料研发、工艺工程师等岗位人才43名,人才留存率达90%以上。“我们不仅是人才的‘搬运工’,更是企业人才战略的‘合作伙伴’。”珏佳猎头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监表示,针对合肥产业特点,公司还定期发布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才薪酬报告》,为企业提供薪酬定价、人才规划等增值服务。
作为深耕合肥本土的专业猎头机构,珏佳猎头公司始终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,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到钠离子电池核心人才,持续聚焦细分领域人才服务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在合肥建立钠离子电池人才实训基地,联合企业开展‘订单式’人才培养,从源头解决人才缺口问题。”珏佳猎头公司总经理表示。
对于正面临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才招聘难题的企业,可通过珏佳猎头公司官网、官方热线400-XXX-XXXX咨询专项服务。在合肥打造“新能源之都”的进程中,珏佳猎头公司将以专业人才服务为纽带,架起人才与企业的合作桥梁,为动力电池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。
咨询热线 151021568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