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头业务难以资本化操作的。先不说上市这个更大的主题,单说你身边有大佬去投资猎头公司的吗?
钱一定是最聪明的,它会反向驱动一个人。你以为是你在掌握和驱动钱财,但其实当你手里拿着500万现金,你会不由自主按照500万的资本段位去思考一些更高level的事情,比如资金如何安全?如何去增值?如何防止穷亲戚来借钱?所以,其实人性是被金钱奴役的。《货币战争》里面提到的全世界都被华尔街操控,包括美国政府,钱本身就具有魔性。
本质上,钱需要的是增值,是极致的连续翻番。那么猎头业务本身恰好是反向的,比如:
1。业务细节不可控,业绩难以稳定。公司和个人的业绩其实都难以稳定。受大环境,行业,客户等因素的影响猎头公司的波动其实会非常大,2021年下半年的地产下行就让几家大型地产猎头公司团队变化很大。或者比如客户的一个人力负责人离职,新人力上位重新洗一遍猎头公司,那么有的猎头公司就被替掉了,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。个人猎头来说,今年业绩100万,明年可能就40万,这种情况也非常多见,但你还是你。这里面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,俗称“运气”!
2。猎头工作是人性博弈的艺术,产品和服务难以标准化和复制。艺术家哪有批量复制的?培训3个月出来100个梵高达芬奇么? 猎头业务本质上卖的是服务,是非标产品。就算你是大咖猎头也不是每个人选都可以搞定,就算今天搞定了,明天人选照样变卦了。每个人的性格,底蕴,影响力,知识结构,思维习惯,语言习惯,语气语调,气场都完全不同,怎么能复制这种软性呢?不可复制的产品一定是难以量产的,是逆工业化的,所以涛哥一直说猎头要回到初心,本着匠心精神来做事。
3。猎头容易分裂,裂变。基于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行业门槛低,还有客户粘性弱的特点,猎头公司非常容易分裂,全球五大猎头本身自己也是不断分裂出来的,未来也许会变成6大?
所以猎头整体是一种碎片化,去中心化的状态,非常难以凝聚,不光国内如此,国外也这样,以前这样,以后也会这样。涛哥这里论述的是普遍性,大概率的事情,会有一些朋友拿一些极端的例子来反驳,比如某些几千人规模的“猎头公司”,这种公司虽然强行组织起来这么多人的队伍,但也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做了很大妥协,实际上最后很难归为真正意义上的“猎头”。还有近一年非常火爆的CGL,确实很优秀,但大家都知道其业务天花板是很明显的,猎头本身的稳定性是很难讲的,以及各种未来裂变的可能性都会非常高。 我们讲规律,更多是普适性的,而不是个别特殊案例。
基于上述分析,猎头业务本身是一个“慢活”,更需要日本百年老店那种匠人精神,师徒制,而不是工业化运作。几十年来,很多老板都尝试走猎头规模化道路,有一颗做大做强的初心,但跟其他行业来比较,猎头行业确实不具备可复制的基因,人胜不了天,恐怕还得另辟蹊径。
资本喜欢的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,有稳定增长的业务,有明确的估值模型。哪怕生产拉链的,只要能卖到全世界,基于这种量产以及持续的增长,资本市场就会欢迎你。即便我们自己做投资也是想着确定性和增值属性嘛! 猎头无法有明确估值,因为业务不稳定,利润也不稳定,比如按照市盈率来算,猎头饱一顿饿一顿的,很难合理估值。当然身边也看到偶尔有个老板投资几十万给某猎头创业的情况,这属于对投资回报预期不高,或是愿意撒钱人家就是心情好,仅此而已。但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可都是机构,理性人。
现在发展企业,无非就是做利润还是做规模走资本市场两条路。即然资本市场行不通,那么猎头公司还是闷头做利润就好。利润一定是来自规模和单产的最佳平衡点,什么样的规模和单产才是最舒服的?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。涛哥自己公司也曾经走过规模化道路,有几年在80到100人左右,但其中的问题一堆一堆,都是教训。
除了做利润以外,猎头公司的成长诉求最后更多体现在了关联业务,比如RPO,灵活用工,外包派遣,背调,专家网络,人力咨询等领域。光辉国际这10年来不断做下沉市场,还收购了一堆人力资源关联业务公司,这就是一种业务范围的外拓。 国内的科锐就是特别好的例子,值得我们学习,他家的猎头业务未来3年内估计会占比降低到10%。国内这几年嘉驰也是走这个转型方向,包括未来CGL猎头天花板到顶也需要尽快增加其他业务类型了。
咨询热线 15102156868